首頁>>>技術>>>即時通信

QQ和MSN被盜嚴重 即時通訊相關法律亟待跟進

羅林 2006/12/27

  以QQ和MSN為首的即時通訊工具在人們生活中扮演著極其重要的溝通角色。技術人員指出,木馬程序令人防不勝防,為自己的即時通訊工具開通密碼保護非常必要。

  最近幾個月來,QQ和MSN密碼被盜成為一個極其常見的現象。記者在采訪中了解到,超過70%以上人群的QQ被人盜用過,而通過網吧上網的人群QQ被盜的幾率可能更高。

  隨著網絡的普及,以QQ和MSN為首的即時通訊工具在人們生活中扮演著極其重要的溝通角色。技術人員指出,木馬程序令人防不勝防,為自己的即時通訊工具開通密碼保護非常必要。

  現象:網吧上網QQ被盜幾率高

  萬家網上店售QQ號及Q幣


  小清一踏進辦公室就大叫“救命”。原來頭天晚上,小清在家上網時與朋友聊得正歡,突然被系統(tǒng)提示該用戶已在其他地方登錄。從那一刻起,小清怎么也登錄不進去。

  對于做貿易的小清而言,QQ已經成為她開展業(yè)務的最好工具了,為此她還專門組建了一個QQ信息群。盡管網絡技術部同事很努力地幫助小清找回QQ,但由于沒有密碼保護,最終申訴不成功。

  最近一段時間以來,MSN和QQ密碼被盜成為一個極其常見的現象。記者在QQ上對20位好友進行了隨機問卷調查,其中14人曾有QQ號被盜的記錄,其中6人因無密碼保護而取不回QQ號碼。記者在東方廣場的一間網吧的隨機采訪中了解到,主要通過網吧上網的人群QQ被盜的機會更高,超過80%。

  自己原來的號碼竟被出售

  為何QQ號頻頻被盜?QQ號可賣錢成為最直接的原因。記者在采訪中了解到,不少用戶反映,近段時間以來,不少5位和6位的靚短號紛紛要求通過驗證加為好友,但用戶在查詢對方資料時發(fā)現:用戶名稱竟然寫著“靚號出售”。許多被人盜號者紛紛反映,在網絡上查找自己原來號碼的資料,卻發(fā)現它們大多都被改為與“出售”有關的名字。

  記者在QQ查找欄的昵稱處,輸入“出售”兩字,竟然查到4000多條記錄。記者在一些網站調查發(fā)現,超萬家網上小店在銷售QQ號及Q幣。

  其中,價值最高的當屬5位數的QQ號,一款5位QQ號標出讓人目瞪口呆的天價——9000元。一些6位數的QQ號碼也賣到近千元。此外,一些尾數為66、88、99、666、888、999的連號都在數百元的價位。據了解,普通號的市場價格為1元1個。

  業(yè)內人士指出,今年下半年以來,針對QQ、MSN的盜號現象明顯增加。專家指出,利益驅動是最主要原因,各種需要付費的增殖業(yè)務大量增加也是原因之一。

  支招:申請密碼保護必不可少

  安裝網絡防火墻很必要

  記者在采訪中了解到,QQ被盜的主要原因包括被人種植木馬和安裝了鍵盤記錄軟件。技術人員指出,以上兩種渠道的隱蔽性和盜取成功率都非常高,所以用戶在使用電腦時安裝殺毒軟件和定期更新非常必要。在系統(tǒng)方面,應及時安裝補丁。目前,大多數殺毒軟件已能掃描木馬等程序。所以,定期殺毒對電腦的使用來說必不可少。值得提醒的是,在網吧使用QQ,并沒有申請密碼保護的用戶,是頻頻被盜的主要對象。經常在網吧上使用即時通訊工具的用戶,最好能選擇相應的網吧模式,同時要經常更換密碼。QQ號的保護應該從以下兩方面入手。

  要申請密碼保護服務,只要打開QQ登錄框,點擊高級設置→點擊申請密碼保護→在密碼保護頁面填寫相關信息設置密碼保護→點擊完成即可。當密碼被盜后,可通過以上填寫的信息,索回自己的密碼。提醒沒有申請密碼保護QQ的用戶,一定要將自己現在登記的QQ個人資料信息及5個好友的QQ號“白紙黑字”地記下保管好,一旦被盜可以聯系騰訊的客服找回。

  網絡防火墻≠病毒防火墻

  對于普通級計算機用戶來說,安裝一個網絡防火墻是非常有必要的,并將防火墻設置為只允許指定的軟件訪問網絡。值得說明的是,網絡防火墻并不等同于病毒防火墻,病毒防火墻是實時檢測病毒對電腦的攻擊。此外,少瀏覽不知名網站及在不知名的網站下載安裝軟件。另外,下載后的文件最好能用殺毒軟件掃描一次。

  完善:即時通訊使用率直追電郵

  相關法律法規(guī)亟待跟進


  資料顯示,2004年中國即時通訊總產值是13.8億元,占整個互聯網產業(yè)的4.5%。2006年中國即時通訊市場規(guī)模將達到25.8億元。而有關調查結果表明,全世界每三個辦公室員工就有一個在用即時通訊軟件與他人聯系。目前即時通訊的使用率大有超越電子郵件的趨勢,而QQ已經占據即時通訊市場的近半壁江山。

  目前這一特定領域缺乏完善的法律法規(guī),因即時通訊造成的個人損失,并沒有相應的監(jiān)管政策和賠償法規(guī),用戶只能啞巴吃黃連。

  現在,服務商提均向大多數用戶提供免費的平臺,對在運營中出現的漏洞所投入的維護費用也遠遠不夠。

  目前,關于即時通訊的法規(guī)遠遠跟不上即時通訊工具的發(fā)展步伐。此外,值得關注的一點是關于即時通訊收費的問題。作為一種新興的文化產業(yè),監(jiān)管部門在敦促服務商提供更有保障的服務時,也應該同時出臺相應的法規(guī),保障資源過度集中后的限制收費問題。

  即時通訊工具已經成為一種很重要的資源,提供服務的公司也在享用著廣泛的資源獲取廣告等利潤,應該有義務為用戶提供更多的安全保障。

廣州日報



相關鏈接:
全球免費可視電話不再是神話 專訪張原天 2006-12-22
QQ取代電話?即時通訊幫忙七成人省了電話費 2006-12-21
華夏Ⅱ采用IM800在線客服解決方案,打造玩家完美體驗 2006-12-18
uucall與skype比較 VOIP費用更低質量更佳 2006-12-14
擋不住的誘惑 即時通訊應用潛力或將超Email 2006-12-13

分類信息:     技術_即時通信_文摘