河南省12316省級平臺直通鄉(xiāng)村
2012/03/23
河南省12316省級平臺直通鄉(xiāng)村
河南省12316“三農”服務熱線省級平臺,于2010年3月26日正式開通。兩年來,電話呼叫數量以平均每月49.17%的增幅迅猛增長,截至目前,全省12316總呼叫次數接近200萬次。農業(yè)部黨組成員張玉香考察河南省級平臺呼叫中心時,給予高度評價,河南省在利用社會資源和力量發(fā)展農村信息化方面,較好地解決了信息服務進村入戶“最后一公里”問題,開展了十分有效的實踐。
市場運作延伸信息服務鏈條
從2007年開始,河南不少地方就開通了12316“三農”服務熱線,其中的三門峽、鄭州、許昌、南陽、信陽、安陽等省轄市取得積極效果,但有些地方工作進展緩慢,為什么?一是缺乏資金和人員;二是缺乏支撐軟硬件和專家數據庫;三是農村反映的問題有不少超出了農業(yè)部門的職責范圍,受理無力解決,不受理則恐失信任。
面對這些問題,河南省農業(yè)廳經過一年多的溝通、協調、籌劃,最終與河南聯通達成合作協議,建立了覆蓋全省、統(tǒng)分結合的12316“三農”服務熱線省級綜合服務平臺,農民群眾不用加區(qū)號直接撥打,按市話收費,不僅減輕了農民的負擔,全省農業(yè)部門也因此節(jié)約建設資金700多萬元。
手機短信具有信息傳播快,接收對象準確,覆蓋面廣,經濟實惠的特點。整合多種信息資源,是解決信息“最后一公里”的必要手段,開封市農業(yè)部門與通訊運營商合作,開通了12582移動短信平臺和12316語音系統(tǒng)服務。
如果農民群眾在熱線中提出的問題超出農業(yè)主管部門的職責范圍,可以直接通過熱線平臺,轉接到相關主管部門的公益服務熱線上,“一鍵式服務”不讓求助者落空。
專家團隊提供強力技術支撐
專家隊伍是做好12316熱線服務的重要支撐。河南省農業(yè)廳組織全省農業(yè)系統(tǒng)和涉農單位專家2100多人,涉及47個學科近300個專業(yè);2011年,又把全省“萬名科技人員包萬村”活動的農業(yè)科技人員,錄入了12316“三農”熱線專家服務團數據庫。專家服務團共設17個專業(yè)組,包括夏糧、秋糧、飼養(yǎng)管理、疫病防治等。省農業(yè)廳還專門制定了《河南省12316“三農”熱線專家服務團管理辦法(試行)》,對服務專家進行科學管理和獎勵補助。
為了更好地服務農民,服務農業(yè)生產,省級平臺還堅持根據農時農事,積極開展專項服務。如:組織秋季果樹、畜禽養(yǎng)殖專題咨詢活動,組織三夏麥收服務活動,組織小麥播種技術宣傳月和小麥抗旱主題服務活動等等。開封市農林局把全市中級以上職稱的農林水產專家,按照專業(yè)、專長印制通訊錄,免費發(fā)放到農民手中,隨時傾聽群眾的呼聲,拉近專家與農民之間的距離,切實解決信息不通暢、信息不實用的瓶頸問題,提高信息的傳播速度,提高農業(yè)的信息化水平。
靈寶市果農王成義是個“熱線控”,大事小事都喜歡“問問熱線”,王成義說:“服務熱線針對性強、簡單快捷、費用低廉,能讓農民群眾輕而易舉獲得專家級的技術服務!笔〖壠脚_呼叫中心對接聽的來電進行統(tǒng)計,技術寶典(種養(yǎng)技術咨詢)、新聞熱線、價格信息和政策咨詢所占比重最大,這幾項占總咨詢量的一半以上。
聯合媒體擴大信息傳播渠道
河南省12316“三農”服務熱線與媒體采取了廣泛合作,由農業(yè)部門提供專家支撐、通訊部門(河南聯通)提供熱線平臺支持和直播間,與電視臺、廣播電臺、報紙等媒體組建“12316媒體團隊”。河南電視臺新農村頻道開設了惠農電視欄目,河南人民廣播電臺開通了《12316專家咨詢熱線》專題節(jié)目,《河南科技報》出版“12316報紙專版”。信陽市熱線電話實現了電視與觀眾的雙向交流、農業(yè)信息的雙向傳遞,共接受咨詢2萬多人次,已成為電視與觀眾之間聯系的紐帶,農民解決疑難問題的“好幫手”。
在此基礎上,12316還作為媒體的新聞熱線,幫助農民朋友解決農業(yè)生產和農村生活上的問題,有咨詢、有解答、有幫助、有投訴,還有媒體的輿論監(jiān)督,讓河南的9000萬農民群眾真正享受到信息惠農、助農、樂農的實惠和便利。農民朋友在生活上有什么新鮮事兒、高興事兒、煩心事兒,都可以撥打12316進行交流。
記者嘗試著撥打河南省12316,語音提示有許多項生產生活服務,甚至可以點播豫劇、歌曲、相聲和小品等節(jié)目,記者有滋有味地聽了一曲《天路》。
中國農業(yè)新聞網
相關閱讀: